旅行日记-南充:阆中古城
刚过完年,是不是还没回过味儿来
要说春节年味最浓的城市啊
阆中必然榜上有名
因此,这次也是来到了这里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涨涨知识:为何阆中被称为“春节文化之乡”呢?其实“春节”之名诞生不过一百余年,但春节这个节日,在我国却流传了数千年,只不过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各个朝代过节的时间也不统一。比如夏朝以孟春的元月为始,商朝以冬季十二月开启,周朝以十一月立定,秦朝以十月迎新……但时序节令如此混乱,非常不利于农耕社会百姓的生产生活。
而新年到,春天便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据史书记载,西汉阆中一个名叫“落下闳(hong二声)“的天文学家创制了”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元之始,即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从历法上规定“元月即春节”,并延续至今。
因此,落下闳也被人们称为“春节老人”,每年春节,古城街巷里,人们常会看到身着红色吉庆古装、手持法杖、面容慈祥的白发白须老人,给人们送发红包,恭贺新年、平安吉祥。这就是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的化身,“春节老人赐福”也正是来源于此啦。
图1:春节老人赐福
作为古代巴国蜀国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与安徽的徽州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以及云南的丽江古城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城”,在嘉陵江畔的阆中古城,便以其浓重的历史传统文化气息,驰名中外。
从成都前往阆中古城还是比较简单的,高铁火车汽车,应有尽有,于是,打算顺路先去南充转一圈,反正高铁不过3小时。因为是下午出发,到达已是傍晚,酒店放好行李出门觅食,楼下就有一家“锅盔凉粉”,这就是第一份特色美食了,锅盔有圆形和方形的,烧热后用刀切开一面,注入凉粉当馅,可以理解成“肉夹馍”的形式,味道还不错。
图2:锅盔凉粉
既然说是一夜游,那晚上能游哪里呢,当然是小吃街走起!滴了一辆车去“医学街”,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某个医学院的后门小吃街。人流量不小,不过吃的似乎都比较重复,没发现比较特色的美食。
图3:医学街街头
在旁边买了个茄盒,要不说小吃看似不起眼,其实真挣钱呢,最便宜的鲜肉小份都要7块钱,还只有三个,不过老板多送了我一个,嘿嘿。
图4:鲜肉茄盒
接下来在一个转角的地方点了些乐山串串,这家店挺火的,看着就是个路边摊,但是小桌子都摆满了。因为想着再吃点别的,没点多,味道个人感觉一般,吃起来像吃凉菜,不太明白火在哪。
图5:乐山串串
小吃街不长,也就不到100米,随便逛逛就到头了,回来买了个烤串,这排队是真长,还要取号,等半天,不过味道真不错,店名不记得了,位置是串串的对面。又在出口旁边买了两个钵仔糕,5块钱俩,糯叽叽的东西,果然还是不喜欢。
图6:钵仔糕
回到酒店,结结实实睡了一晚,第二天去隔壁的汽车站坐车,大概每两个小时有一趟发往阆中,准备赶九点多那趟。宾馆虽然有早餐,但是去转了一下,也就稀饭鸡蛋,没意思,还是搞点特色。汽车站对面刚好有一家“文兴粉馆”,“南充米粉”也是特色美食之一,点了一份三鲜米粉,不错不错,作为一个常年吃粉的南方人,我的评价是“Nice”!
图7:南充米粉
吃饱喝足,出发!结果谁知道啊,家人们,春节返程高峰,高速堵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阆中汽车站之后,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坐公交车到古城,大概半小时四十分钟,滴滴十分钟。到古城要过桥,因为过了桥就算古城的范围,所以开始交通管制了,过了桥之后,小车全堵在路上,干脆让师傅靠边停了,自己走一段路,这样还快点。
图8:汽车站和路上,堵得死死的
图9:七星猪手
图10:古城牌坊
图11:景区导览图
图12:古城活动一览
图13:古城入口
图14:一些小灯笼
图15:各种醋
图16:醋泡脚
图17:华光楼
图18:古城内景
图19:一些有趣的小物件
图20:火神楼
图21:状元坊
图22:天主堂
教堂旁边,就是“贡院”,走了半天,终于到一个主要景点了,买的票总算是能用上了。不过,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在明清时候,用于县考和府考的地方叫“试院”,只有用于省考和国际礼部考试的场所才能称为“贡院”。而阆中,作为一个区区小城,凭什么能有贡院呢?查了资料说,是因为在清朝初年,全川未靖,阆中举行了四科乡试,因此阆中便有了一座贡院。
图23:贡院大门
更难得的是,历经300年的风风雨雨,这所贡院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它为三进庭院式的建筑,主要由“外帘”和“内帘”两部分组成。外帘是考区,内帘是阅卷录取区。外帘考区由龙门、十字廊道、至公堂、外帘官办公厅廨和考舍组成。穿过至公堂后面空庭廊道,进入内龙门,便是主考官和阅卷房官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帘区。
图24:至公堂内部
而所谓“龙门”,取的便是“鲤鱼跃龙门”之意。进龙门的门槛很高,基本上到一个成年人的膝盖高度,所以用“跃”字而不是“跨”字,非常贴切。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的确是一道艰难的大槛,因此旁边也有通往考舍参观的平坦廊道。不过为了图个好彩头,很多大人还是带着自家的小孩去“跃龙门”,实在路都不会走的就抱过去。
图25:龙门
从龙门一直往前走是十字形廊道,廊道两边设置有长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廊道末端是楼亭殿堂中的“至公堂”,是主考官监临和阅卷的地方。此时堂前摆了桌椅,坐了三个古代文官装扮的大哥,正端着保温杯喝茶。正想着这是在干啥,旁边咚咚咚的打鼓响起,通道被清空,一群兵丁打扮的大哥拿着道具杀威棒站成两列,就差喊一声电视剧里的“威~武~”了,哟这是要“升堂”了?
图26:至公堂门前大殿
中间的大哥清了清嗓子,熟练的拿起一台扩音器,“咳咳,已经有三个人报名了啊,参加活动的过来这边报名,50元一位,我们19个演员陪你真人演一场'秀才赶考'戏,要报名的抓紧时间,马上要开始了”。这不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了,便和其他一起围过来吃瓜的游客等着准备看好戏。
图27:兵丁列队
过了一会儿,见时间差不多了,大哥宣布开始。顿时旁边的大鼓又咚咚咚的响起来,在鼓声中,几个已经换好考生衣服COSPLAY的小孩被兵丁带到堂前,主考官大哥宣读完考试注意事项之后,被兵丁带往两边的“考舍”进行”考试“。清初规定,乡试共考三场,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共计九天。也就是说,在这九天时间内,考生吃住都只能在这个面积仅有1.6平的“号舍”里,不得离开。
图28:考生所带的食盒
考舍按“天地玄黄“编号,类似我们今天的考试的座位号。考试的时候,每个号前面都会站着一个兵丁,一对一监考,所以想作弊是很难的,而且为了防止兵丁被考生买通帮助作弊,这些兵丁都是文盲,所以就算考生考试的时候想搞什么幺蛾子都没有用,这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由来:你跟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能说啥呢,“再哔哔就给你叉出去砍了”。
可以看到,考舍里面有两块桌板,上面那张比较大,考试的时候用来当桌子,考完试要睡觉了,就把桌板拆下来,和下面当凳子的小板子拼在一起,就是一张小床了。
图29:考舍
刚才几个报名的小孩进去坐好之后,兵丁让家长进去拍几张照片,就算“考试结束”了,再拎回大堂前面。主考官拿出一张“皇榜”,大声念到,“xxx(报名小孩的名字),笔试第一名,状元,到清华大学报到!xxx,……北京大学报到……”,原话不太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没想到清华这个词一出来,直接给在场的吃瓜群众笑喷了,这么与时俱进,太会了吧。
图30:主考官宣读皇榜
看完这场古人考试博功名的场景表演秀,沿着廊道去旁边的房间参观,有一张长长的“皇榜”,是光绪年间的,开头就是我们熟悉的:“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还有一些科举考试制度的介绍。
图31:皇榜和科举考试的介绍
从贡院出来,旁边就是”川北道署“,赠送的景点之一,在门口瞅了一眼,感觉两个地方差不多,所以就不浪费时间进去了。
图32:川北道署大门
图33:文庙大门
图34:棂星门,前为泮池
图35:杏坛和戟门
图36:大成殿
图37:孔子塑像
图38:张飞巡城,头被气球挡住了
图39:中天楼,楼上都挤满了人
图40:张飞庙前的张飞扮演者
图43:张飞泥塑
图44:如果不说,谁知道这就是张飞墓呢
图45:桃园结义塑像
图46:张飞“立马勒铭”雕塑
从张飞庙出来,对面有个很显眼的张飞牛肉,冷不丁还能给你吓一跳,一个大汉大笑着从房顶上探出手来,正是张飞大将军。
图47:张飞牛肉
张飞庙对面就是“地质博物馆”,里面都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矿石,与其说是去看矿石,不如说是让你消费买石头的。镇馆之宝是一大块云母石,但是作为外行人的我丝毫看不出它的价值所在,还不如其他亮晶晶的石头好看呢。
图48.各种石头琥珀,最下面这一坨是云母石
其中比较有趣的就是一颗“夜明珠”,绿油油的大珠子,据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白天吸收太阳光,晚上关了灯就能自己亮了。
图49:很明显,这是夜明珠
看完这些大宝贝,准备返程,临走前,怎么也得试一下这里的“张飞牛肉面”,毕竟也是特色美食之一,虽然我不爱吃面食,但是这看起来黏糊糊的面味道还是不错的。
图50:张飞牛肉面
2024第一次出行,
时间短暂,更期待下一次的向往,
最美还是人间的烟火~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