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了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时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作花园。其实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对晋祠,梁思成、林徽因如此评价说。诚如两位先生所言,晋祠不但是中国最古老、最丰富的祠庙建筑群,同时也是中国最优美的古典园林之一。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我国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驰名中外。尤其是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这三大国宝建筑和被誉为“晋祠三绝”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它坐西朝东,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大殿的梁架采用了“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形式,这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唯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而《营造法式》又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建筑专用书。
简单来说,这一形式就是运用了建筑学上的柱升起、柱侧角、减柱法等。四周的柱子皆向内微倾,构以侧角;四根角柱向上升起,使得大殿更加稳固、灵动,前檐四角翘跃如飞,华丽优美。角柱上一周用斗拱承托着屋檐,斗拱样式复杂,屋檐深远翼出,上下重檐伸缩有致,遗韵蹁跹。晴天,光线透过圣母殿的重重屋檐,倾洒在斗拱与廊柱上,明暗相间,大殿显得愈发柔美。
殿前檐柱上八条盘龙木雕,是宋时期古建筑中仅存实例,不仅弥补了宋代建筑中木龙雕刻的空白,也同样串起了民族信仰中龙形象的沿革历史。晋祠这组龙,不论是肢体还是雕刻形貌,都属孤品。
圣母殿珍贵,圣母殿里的43尊宋代彩塑更珍贵,堪称稀世瑰宝。大殿神龛内主像是圣母邑姜,她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端坐于凤头椅上。其余的四十二尊彩塑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她们的姿势神态不一,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塑像如真人大小,比例准确,姿态自然,是根据宋代宫廷“六尚制”塑造的。她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有负责饮食起居的,洒扫梳妆的,有负责奏乐歌舞的,年龄也各有不同,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些彩塑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以及宋代彩塑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紧挨圣母殿有一株周代古柏,已经有3000多年了。此树高近20米,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九百多年以前,就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来歌颂它的古老、苍劲;刻于周柏旁的是明末书画家傅山的题词“晋源之柏第一章”,更加渲染和烘托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面对圣母殿摆放祭品的献殿是一座金代建筑,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1955年用原料照原式进行了翻修,依旧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于 1.4 米高的青石砌筑的台基之上,四面开敞,完全不设围墙,以直棂木栅栏围合,这种设施在北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叉子”。此殿是面对正殿摆放祭品的献祭场所,相当于放大的供桌。中国古建筑主要依靠木结构的梁柱体系来支撑,绝大多数情况下,墙并不承重,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谚语,这座没有墙壁的献殿,恰好印证了这个特点。
当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去瞻仰千年国宝圣母殿、献殿的时候,万万不可忽略我们脚下那座看似普通的石桥,它就是国内极为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是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沼西济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与水上。”可见,此桥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就已经存在。桥下是一个方形的鱼池,古人称圆为池,方为沼,而沼中多鱼,故名“鱼沼”。池中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柱上架斗拱,斗口十字相交,以承接梁、额与横梁,而梁上架有十字桥面,由中心向四周伸下阶梯连接四边地面,即“飞梁”。石柱在水中耐腐,而木构斗拱与梁枋又兼具韧性,桥板用石质则又耐磨,这种扬长避短的构思,让鱼沼飞梁得以长久保存下来。木斗栱与梁枋的交互作用,改变了桥面左右的推力传递,使桥面所受力道向下传至桥柱,桥柱荷载梁枋,而梁枋又承托桥面。这种巧妙的受力结构,让整个鱼沼飞梁成为凌驾于水面的完整平面结构。梁思成曾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人们都说晋祠的精华和灵魂在于水。这个水主要是指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难老泉的泉水出自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层岩,水温恒温17℃左右,即使是在隆冬之季,水中特有的水草长生萍仍然碧绿如茵。位于泉眼上的难老泉亭中匾额甚多,有傅山所书“难老”,有刘汇写的“晋阳第一泉”,有清代宁鹏年为泉亭作“昼夜不舍,天地同流”的楹联。其中傅山所写的“难老”立匾,笔力遒劲,引人注目,与“对越”“水镜台”二匾并称为晋祠“三大名匾”。
当然,晋祠的宝藏不止有“三绝”“三国宝建筑”,水镜台、唐叔虞祠、奉圣寺等都是晋祠独一无二的的历史标签。晋祠,这座跨越千年的古建筑群,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山西地方建筑的重要实物鉴证。
晋祠没有颐和园那样的辽阔湖面,也没有江南园林那样的丰盈曲池,却用相对较少的水面营造出更为别致的水景效果。梁衡的散文名篇《晋祠》对这里的水有生动的描写:“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晋祠中水景包括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总面积不大,分散布置,给人处处有水的感觉。这套体系不仅是很优美的水景创造,同时也是很高明的水利设施,采取相对接近于几何形状的方式来强调人对水的约束和控制。南路的难老泉和北路的善利泉这两处泉眼是晋水的两大源头。“难老”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之语,形容泉水永远生生不息,保持清澈;而“善利”源自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智伯渠像是一条玉带,自西南向东北流淌,蜿蜒缠绕。晋祠共有三处水池。接近鱼沼是晋水第三个源头,唐叔虞祠门前有一八角形的莲池。难老泉的泉水通过暗渠,再经过一个龙头流下,汇入东侧另一长方形的水池中。这个水池特意用石坝分割成不同标高的水面,水流层叠而下,带来潺潺流动的动态效果,令人联想起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池边不系舟的性质类似江南园林中的画舫,下面台基的部分做得很像一艘船的船头。旁边的洗耳洞源自上古年间隐士许由的传说,同时也提醒游者注意体验悦耳的水流声。晋祠不像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那样堆叠很多假山,而是以西面真实的悬瓮山为最重要的背景,部分建筑顺势建在山坡上。悬瓮山形如巨瓮,山上有六处大型石刻题字,山腰处建有望川亭,“望川晴晓”亦为晋祠八景之一。再上有古读书台遗址和极乐峰顶,站在山上可俯瞰晋祠全景。
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对晋祠风光进行描绘之后,历代无数名人雅士纷至沓来,在晋祠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书迹和诗文,化为匾额和石碑,成为晋祠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唐太宗李世民辅佐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时曾在晋祠祈祷。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东征高丽归来时重游晋祠,亲笔写下《晋祠之铭并序》,刻立石碑,这就是现存的御书碑。《晋祠之铭并序》碑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历经1300多年,目睹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和神奇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晋祠寓居颇久,写有不少吟咏晋祠的诗篇,如《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白居易也有《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诗吟咏晋祠风光。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游晋祠时亦有诗作流传:“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北宋另一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作游晋祠的长诗。另外,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赞晋祠:“乾坤一雨风尘了,好就川源问乞灵。”明代于谦、王琼、刘龙,清代杨廷睿、赵谦德、刘大鹏等都留有诗文。
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曾经在晋祠中居住生活多年,留下了不少墨迹,如难老泉亭中的“难老”立匾、周柏前的题款以及云陶洞的题字和吕仙阁、景宜园的题联,还作有《古柏歌》《宿云陶诗》以托其志。
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对晋祠文物情有独钟,曾五次来游,并作有《游晋祠记》一文,已成为古文中的名篇。此文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雕镌成碑,现存于唐叔虞祠外院的东廊壁上。清代进士杨二酉是晋祠镇本地人,工于诗文书法,晋祠中有不少匾额和石刻出自其手,如水镜台之额、苗裔堂中“赞化育”匾额、同乐亭碑记、待凤轩楹联等,得到地方人士的特别珍爱。
此外,晋祠还有若干匾额分别出自赵昌燮、高应元等书法家之手,清代画家杨容在关帝殿后壁绘有巨幅《天龙山图》,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历史遗迹,正是晋祠所经历的漫长历史演变的见证。
深沉、壮阔、古典、静穆,各个朝代的无数光影叠加,一座博物馆的厚度,仿佛便是天空的厚度,从西周延伸到今天。大美晋祠,美在无法言说,美在无处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