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荐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 正文

国内旅游目的推荐

石城旅游景点之二 南庐屋(客家人的耕读传家与发家致富)

admin2024年03月17日 01:24:45国内旅游目的推荐127

江西省石城县琴江镇丹霞地貌风景区通天寨山脚下,有一座规模宏伟、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客家古建筑群--南庐屋。

南庐屋又称为“黄家屋”,是一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即公元1774年)的“天井式”客家古民居,落成于1783年,迄今为止有238年的历史。为石城一黄氏富商所建,名承英、号声远,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为封闭式砖木结构,五进厅堂,上下两层,共有116间。是典型的客家天井式砖木建筑,五进厅堂,两层九十九间半的结构,间间相通,廊廊相连,回环曲折,萦绕无尽,雕刻精美,经历了近三百年的风雨巍然屹立。中间的正厅显得犹为雄壮、宽大,可以摆百桌宴席,千人同时入席。

上图为景区南庐屋门口实拍,建议该宣传牌可以撤掉了,不仅有错别字,而且还有错处。

名称由来

一次他途经大畲,看到这里往来客商很多,是石城通往福建的要道,而且这里风景秀丽,于是与儿子们商量,决定在这里兴建“南庐。历时九年,这座房屋落成两百多年来,这座民居一直是黄姓子孙居住,生息繁衍。

南庐屋门楣上镌刻的是清代书法家吴仁题写的“南庐”二字。“南庐”一名,既来自于该处的地理位置,又与屋主黄声远的生活追求有关:该屋位于县城的东南方,后龙山通天寨上布满龟石,有祈祷住入新居后“寿比南山”之意,又与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悠然见南山”的典故有关。同时,“庐”有“寄”和“舍”之意,也与陶渊明诗歌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典故有关,充分体现了屋主低调、谦和的精神追求。

南庐屋的风水文化

兴建“南庐屋”前,黄声远请过很多风水先生认真察探,确定建房的最佳方位。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都属上乘。

背靠的是通天寨,前面是月牙形的池塘,从风水学的角度看,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方位都属上乘。特别是南庐屋的“玄武”是通天寨,寨上布满龟石,又有奇石“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南庐屋厅堂大门正对元宝山,不但寓意“开门见宝”、“吉祥如意”,还激励后人勤奋刻苦、努力开拓。元宝山下有大畲河流过,代表着金钱财富滚滚而来。

朱雀是明堂,明堂开阔,有天高任鸟飞、秀水聚明堂之吉利。南庐屋明堂开阔,前面又有大畲河,院内又挖出一处半月形的池塘,可保风生水起,财源广进;“玄武”也是龟,代表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之意。而“南庐”屋的“玄武”是通天寨,寨上布满龟石,又有奇石“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真是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

“南庐屋”正面外墙上的窗户,是石质材料制成的抽象化的太极图,又像是“铜钱”的形状。同时,在窗户上端雕刻有白云图案,下端雕刻有大海波纹,寓意为海阔天空、财通四海。

屋顶上有六个马头墙,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帆风顺”之意。屋内天井大大小小加起来有21个,下雨时,屋顶的水落到天井内,又通过天井周围的水枧流入暗沟,排到屋外的月牙形池塘内,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了商人聚财、敛财的思想,等会我们到里面仔细参观。

半月塘的风水文化

“南庐屋”院内半月形的池塘,是客家民居常见的布局,既有实用价值,也有风水讲究。

从实用角度看,它有利于排水,可洗涤物品,可取水养花草,还可蓄水防火。难能可贵的是,它科学地运用了地理学、光学原理,在半月塘边,可看到南庐屋和通天寨完整的漂亮全影,让人称奇。

从风水角度看,它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和“秀水聚明堂”的作用。风生水起,山水相伴,才是最佳风水。

另外,半月形代表事业和财源永无止境,必须对事业有着永远的努力、永远的追求,才能取得最终的圆满。

龙柏树的风水文化

 “南庐“屋主黄声远生有七个儿子,于是决定在院中种植七株乔木。风水先生察看后,告诉他应该种龙柏树,左侧种四株、右侧种三株。黄声远随即派人找回七株青翠的龙柏树,在风水先生指定的位置种下,同时将所有儿孙召来告诫他们:“尔七兄弟现今如同这七株柏树,生机勃勃、四季葱茏,望尔等奉承祖训,忠孝仁和、礼义诚信、勤俭治家、宽厚待人、自强不息。尔后能厚奉行此训,天地可知,柏树可鉴。此七株柏树的荣枯,象征七房之兴衰,后人须得勤谨养护。”历经二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后,七株柏树现在还有五株仍傲然挺立,枝繁叶茂。凑巧黄声远七个儿子,传至今日有五房较为兴旺,子孙延绵,另外两房繁衍较慢,故事虽是巧合,却也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发家致富史

据记载房屋的主人黄声远,名承英,他十七岁丧父无兄弟,因为他的勤奋上进与自强不息,成为我县清代有名的富商、义士。说到他的发家史,还真的是一种机缘巧合。这个黄声远一生致力经商,将本地及邻县粮油土特产,运往外地卖,再贩运回本县需要的其它物品,但是却多次亏损,几乎想要放弃,因为他的岳父母的支持,才坚持了下来。有一年他收到大豆几十万担,天气不好,开始发霉。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机遇来了!当时虔州一带瘟疫流行,急需霉豆做药治病,虔州商贩们正四处打听寻找霉豆,听到石城黄声远存有这种大豆,就用高价收走,这次他赚到了几十万两银子。从这以后,他的经商之路就豁然开朗了,慢慢地积攒了巨资。

元宝山的风水文化

“南庐屋”厅堂的大门,正对着明堂前方的元宝山,元宝山下,大畲河流过,代表着金钱滚滚而来。

“南庐屋”大堂大门正对元宝山,不但寓意“开门见宝”“吉祥如意”,还有激励作用,鼓励黄氏家人勤奋刻苦,努力开拓。

更让人称奇的是,大堂内的地板均为砖头砌成,而有一处却砌的是一块一尺宽两尺长的麻条石。站在这块麻条石上,能最清楚的观看到元宝山的形状。

南庐屋屋主黄声远的故事

①乐善好施

“南庐”屋主黄声远,字承英,出生于清康熙壬寅(1722)年。十七岁其父病故,又无兄弟,为侍奉母亲,他只得放弃科举仕途经商养家。由于他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最终生意兴隆,成为石城富商。他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经常捐资建祠堂庙宇、施棺赠药、修桥铺路、建造茶亭、救济穷人,一生修善积德甚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善人,多次受到县、州、府褒奖,被封为“义士”,其事迹载入了《石城县志》。

清嘉庆庚申年(1800)二月初二午饭后,他吩咐家人为他烧水沐浴更衣,穿戴一新,在厅堂上正襟危坐,将家中几十人召集于厅堂中,对众人说:“天地人生为贵,所贵唯何?在克全好义而已,尔曹敬志之。”说完闭目侧头无疾而终,享年79岁。百姓都称其善有善报,乐善好施之人必然善终。 

②善待工匠

建筑“南庐屋”时,因工程量大,项目繁多,以至最多时有数百工匠同时参加施工。黄声远吩咐管家对待工匠要热情周到,不能亏待任何工匠。在建设住宅的九年中,伙食甚好,工钱颇丰,吸引了许多能工巧匠前来做事,也确保了“南庐屋”工艺精湛、质量上乘。

有一次,黄声远前来察看进度,有几位工匠在脚手架上睡着了,其他工匠想叫醒他们,黄声远急忙摇手说:“不要惊醒他们,睡醒了才有精力做事,你一叫,他们会惊慌,容易摔下来。”事后,这几位睡觉的工匠十分感动,施工时更加认真负责。

③崇文重教

崇文重教,追求科举仕途,是客家人的主要精神之一。“南庐屋”主人黄声远为侍奉母亲弃学从商,但他还是想让子孙后代读书入仕,因此决心兴办学堂。他投资建起了十间教室,聘请名师教学,只要愿意读书者,不管谁家子弟,均可入校读书,如系贫穷家庭子弟,还免收学费。

黄声远对自己的儿孙则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全部入学堂读书,并设立了“学租田”、“奖学银”,奖励读书有成的子孙,鼓励后代发奋攻读,成为有用之材。其子孙后裔不负先辈厚望,后出现了清布政司奉直大夫黄载行,清布政司黄得常、清道光举人黄佐唐等一批名人。

南庐屋与影视文化

①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在南庐屋拍摄

2009年4月,29集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在南庐屋取景。拍摄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邵钧林撰写剧本,著名导演金韬担任导演,著名演员王霙、王伍福、刘劲、张秋歌、张晶晶联袂主演。

金韬说,到了石城才发现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没在《长征》中很好的反映石城的这一段历史,很遗憾。希望能通过《红色摇篮》的拍摄尽量地弥补当初拍《长征》留下的遗憾,还石城一个心愿。另外,南庐屋古民居和屋后的通天寨,有着独特的山貌和古民居风格,十分难得。象南庐屋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已经不多,这些古民居的展示,一定会为《红色摇篮》电视增色不少。”

②电视连续剧《少共国际师》在南庐屋取景拍摄

2011年7月,由著名导演李俊岩执导,魏宗万等一批优秀演员演出的26集电视连续剧《少共国际师》在南庐屋取景拍摄。

少共国际师组建于1933年8月5日,是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部队。特别是在1934年9——10月的“石城阻击战”期间,由彭绍辉任师长、肖华任政委的少共国际师在石城英勇阻敌12天,该师有5000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石城阻击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确保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苏区政府领导机关安全集结与准备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34年10月10日,少共国际师从石城的洋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此外,在苏区期间,少共国际师曾多次在大畲驻扎经过。

③电影《游侠的童话》在南庐屋拍摄

2008年6月,由上海史盛龙电影工作室和金华天马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电影《游侠的童话》在南庐屋及通天寨取景拍摄。

该片由著名编剧傅战备撰剧,史盛龙执导。导演认为,在南庐屋拍摄电影主要是因其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是难得一见的古民居,同时南庐屋后的通天寨奇石如林风光奇特,又是佛教名山,所以,特别有意义。

↑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