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推文)野生动物保护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之间的矛盾
介绍
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亚洲象、非洲狮、棕熊、野猪等野生动物捕食牲畜、毁坏财产、伤人的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反映了生物圈内的生态空间。 人类活动空间叠加造成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出现,在一些地区危害极大,破坏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 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巨大挑战。 从海量有关野生动物“事故”的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当前人与野猪的冲突(又称野猪“事故”)是全球范围内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美洲、欧洲和亚洲。 各地均有分布,部分国家有洪涝趋势。
近年来,中国与野猪的冲突问题迅速凸显。 截至2021年底,我国大部分省份均出现野猪“事故”。 例如,2010年,浙江省缙云县双川镇有实际耕地,但约67hm2被野猪破坏,淳安县废弃水田和旱地数量与耕地面积有关。野猪“泛滥”程度更高; 2017年,宁夏靖远县75%的行政村农作物遭受野猪危害,受灾面积超过总播种面积的30%,造成经济损失近6000万元。 2020年底国内旅游地理学的挑战,湖北省通城县贫困户饲养的80只羊一夜之间被野猪咬死。 杀死野猪47头,造成损失5万多元; 另外,根据甘肃省陇南市野生动物保护站追踪记录,2016年至2020年,仅陇南市就发生野猪造成人员伤亡17人,死亡19人(受伤7人、死亡12人)。 探究此类冲突的时空分布格局、危害程度及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野猪对农作物的损害是人与野猪冲突最常见的形式,同时还伴随着对家禽的侵害、对人类的攻击以及伪狂犬病、猪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的传播。 从成因来看,人野猪冲突受种群增减、土地利用变化、生态保护政策以及野猪自身生存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但不同地区人与野猪冲突的原因存在一定差异。 比如,在适合农耕的地区,人类过度侵占林地国内旅游地理学的挑战,挤压野猪的生存空间,导致冲突加剧。 在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为野猪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活动空间不足,导致野猪引发的“事故”频发。 为了减少野猪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人们采取了设置缓冲装置、采用“声光”干扰技术、赔偿财产损失等措施,但效果并不好。 狩猎是控制野猪数量、减少野猪“事故”发生频率的有效途径,但狩猎时间、数量和范围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一些机构采用实地调查、红外摄像监测等方式,对保护区、区(县)等局部区域的野猪种群进行观察。 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明显,时间跨度短(2~3年)。 野猪保护政策调整反应迟缓。
鉴于此,本文以典型野猪“事故”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荟萃分析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我国人与野猪冲突的时空规模、类型、危害程度及驱动因素: 2000年至2021年,并讨论控制策略,以加深对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科学认识,并为减轻野猪造成的危害提供经验证据。
关于作者
第一作者
王亚辉副教授
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地理学研究。 现任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规划委员、自然资源学会监事、重庆市地理学会理事、多家SCI/SSCI期刊客座主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参与国家社科专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7项。科学基金会。 在《土地利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等权威期刊发表专着2部、学术论文30余篇,被引用1000余次。
通讯作者
范辉研究员
云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高原山地资源环境遥感、地理大数据与智慧流域、土地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2、第4),入选中青年人才计划云南省老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大学“东鲁学者”。
全文请从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或地理学报官方网站下载。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